×

Exhibition display

常设展厅有恐龙厅、金铜造像厅、禄丰青花瓷器厅、禄丰历史文物厅和禄丰碑廊。

2021-10-08
禄丰恐龙厅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71495
分享到:

前    言

 

禄丰是举世闻名的“恐龙之乡”,除此之外,又被誉为“中国恐龙原乡”,“中国古生物研究学者心中的圣地”。禄丰与恐龙的渊源始于1938年,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院士、卞美年教授、技师王存义于这一年的年底在禄丰县城北部沙湾至大洼一带发现发掘了有“中国第一龙”之称的许氏禄丰龙。

禄丰地处滇中腹地,西距昆明100公里,35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生代红层几乎遍布全县,禄丰恐龙的化石,就埋藏在中生代红层的侏罗纪地层中。经过70多年持续不断的发掘和研究,发现的恐龙个体超过200具,同时还发现了数十种鳄类、蜥蜴类、似哺乳类和早期哺乳类动物化石,构成了早侏罗世的“禄丰蜥龙动物群”和中侏罗世的“川街恐龙动物群”,是名符其实的侏罗纪公园。

现在,请大家跟随博物馆的导览员  (是的,我是一只禄丰龙,我的名字叫龙龙),一起步入神奇的恐龙世界。

第一章     什么是恐龙

 

1.1. 在开始这次恐龙之旅前,龙龙有三个问题:

A、恐龙是什么?

B、禄丰恐龙只有一种恐龙吗?

C、恐龙灭绝了吗?

这么简单的问题,相信您心中已经有答案了。

但是,请等一等,您的答案一定正确吗?

下面的内容,可能会颠覆你已有的认识,准备好迎接一场头脑风暴了吗?在对面的最后一个展柜,龙龙会为您揭晓答案,但如果您直接看答案,那您可能会错过精彩的内容。

 

1.2  鱼龙、苍龙、蛇颈龙、翼龙这些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常见的明星,在科学分类上,它们并不是恐龙。

恐龙的定义:

恐龙(不包含鸟类)是一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四肢直立于身体之下,而非往两旁撑开,它们出现于晚三叠纪,各种恐龙快速地演化出不同的特化特征,并发展出不同的体型大小,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并持续生存到晚白垩纪有许多型态的爬行动物与恐龙生存在同一时期,例如:鱼龙沧龙蛇颈龙翼龙盘龙,许多大众媒体常将它们也归类于恐龙,但它们在科学分类上并不属于恐龙。鱼龙、沧龙、蛇颈龙都是海生爬行动物,并不生存于陆地上,也不属于主龙类;翼龙类属于主龙类,在三叠纪时期与恐龙分开演化,但并非陆栖动物;盘龙生存于二叠纪,亲缘关系较接近于哺乳类

 

小知识:主龙类Archosauria)又名初龙类、祖龙类、古龙类,在希腊文意为具优势的蜥蜴,是双孔亚纲爬行动物的一个主要演化支,包含恐龙翼龙目,现仅存鳄鱼鸟类

 

图片:

第一组:恐龙  鱼龙  蛇颈龙  翼龙图片各一

第二组:脊椎动物臀窝结构

     

image001.jpg  

1.3  恐龙名字的由来

    人们普遍认为最早发现恐龙的人是英国医生吉迪恩·曼特尔,他在1822年发现禽龙(Iguanodon),但事实上,1676年, 牛津大学化学教授兼阿什莫尔博物馆馆长罗伯特·波尔蒂已经发现并记述了一段斑龙的股骨化石,1824,牛津大学地质学家威廉·巴克兰建立斑龙属Megalosaurus),成为第一种被正式命名、叙述的恐龙有效属。一年后,曼特尔完成了他的史前爬行动物禽龙的牙齿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提交给伦敦皇家学会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Richard Owen)认为斑龙、禽龙、林龙等物种具有许多明显共同特征,因此建立恐龙(Dinosauria)一词,以包含这三个属。其后,大量发现的巨大的史前古生物化石被归入恐龙家族,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有大量的古生物被排除在恐龙家族之外,比如上述的蛇颈龙、鱼龙、翼龙等。

    恐龙(Dinosauria)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中文恐龙一词,源自日文恐竜”的翻译,事实上,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概念没有任何联系。

不过龙龙认为,科学家给我起的的名字并不科学,我是一只吃草的恐龙,并不“恐怖”,而且,我也不是一只蜥蜴。

但是,人们很喜欢“恐龙”这个名字,我也就接受了。

 

1.4  恐龙家族的成员

恐龙的家族异常庞大,目前,经科学定名的恐龙已经超过了500个属1000余个种,龙龙的学名叫许氏禄丰龙,只是恐龙大家族里的千分之一。随着世界各地新的化石的发现,我的家族成员每年都在增加。

 

1.5  最大和最小

龙龙的体长约6至8米,体重约2至3吨,对于体长约60米,体重超过120吨的易碎双腔龙,我就是个小不点,但相对于最小的恐龙—近鸟龙(体长34厘米,体重110克)来说,我显然就是庞然大物了。

对,你想的没错,恐龙家族个体差异极大,各具特色。你和老鼠的差别有多大,我们恐龙之间的差别就有多大。

 

第二章  恐龙从哪里来

 

2.1  恐龙星球

在三叠纪晚期至白垩纪结束,长达1.6亿年的时间里,恐龙家族统治着地球。好吧,我承认这有些夸大其词,我们只统治着陆地,海洋和天空还是交给沧龙和翼龙吧!

你们人类统治了地球多少年呢?

 

2.2  恐龙从哪里来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祖先,对,人和恐龙,也包括细菌和植物,都有一个共同祖先。4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个可以自我复制的分子—RNA,然后,演化成DNA(复制子),35亿年前,细胞出现了,但只有一种细胞存活了下来,成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然后,细菌出现了,植物出现了,动物出现了,当然,这一切最初都发生在海洋中。后来,它们登陆了。

什么,再讲详细一些,可龙龙也只懂这么多,要知道的再多,就只有靠你自己去百科了,注意,是“百科”,不是“百度”,龙龙认为果壳网和维基百科比较靠谱一些。

4.5亿年前,节肢动物登陆了,3.8亿年前,由鱼类进化而来的四足动物也登录了,又过了大约5千万年,最早的恐龙开始出现,我们开始与主龙类的其它成员分道扬镳,始盗龙是恐龙家族最早的成员之一。在三叠纪晚期,恐龙进一步分化,出现了众多属种,然后,我们幸运的躲过了三叠纪-侏罗纪生物灭绝事件,在侏罗纪迎来了全盛时期,直至白垩纪结束。在这1.2亿年的时间里,我们演化出了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上千种恐龙。

2.3  恐龙的种类

总的来说,所有的恐龙都归为恐龙总目以下的两大蜥臀目Saurischia)和鸟臀目Ornithischia),这是以其骨盆结构来区分的。

臀目Saurischia)意为蜥蜴的髋关节,骨盆型态比较接近早期的祖先,耻骨朝前。但有数个演化支耻骨个别演化成朝向后方,例如:艾雷拉龙下目[35]镰刀龙超科[36]驰龙科[37]、以及其后代鸟类[25]。蜥臀目主要包括两个亚目:具有硕大的头颅、二足行走、大部分是肉食性兽脚亚目;具有长颈部、四足行走、大部分是草食性蜥脚形亚目。某些蜥臀目大约在侏罗纪时期演变成为鸟类的祖先。

鸟臀目Ornithischia)意为鸟类的髋关节,拥有类似鸟类的骨盆结构,耻骨朝向后方,但这是趋同演化的结果。与鸟类不同的是,鸟臀目的耻骨有个朝前的突出部分。鸟臀目包含多样性的草食性动物。

 

 

     龙龙弱弱的问一句,你是什么科?

     什么?不知道。嘘,别让人知道你不知道,龙龙偷偷的告诉你,你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猿总科人科”。

 

2.4  恐龙的空间分布

1991年,在南极洲发现了冰棘龙和龙龙的近亲冰河龙,这样,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发现有恐龙生存。对,应该这样,我才可以称侏罗纪的地球是恐龙星球。

不过,恐龙可以在南极洲生活并不是我们超级耐寒,而是因为那时的陆地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陆——盘古大陆,那时的南极洲较接近赤道,南极洲的气候仍然是属于温带气候。

 

2.5  恐龙的时间分布

     恐龙出现在2.3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穿过整个侏罗纪和白垩纪,6500万年前,当新生代到来的时候,我们消失了。恐龙在地球上一共生存了1亿6千多万年,再次弱弱的问一句,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了多少年?

    什么?又不知道!这是你们人类的事,龙龙也不知道。

 

第二章  禄丰恐龙的发现

 

2.1  禄丰恐龙发现的经过

好了,讲了这么多我的亲戚的故事,现在该讲龙龙自己的故事了。

1938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第二个年头,因大片国土沦陷,云南成为支撑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大量的学校和科研单位南撤,之前一直在北京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副主任的杨钟健(C.C.YOUNG)教授也南下到昆明,转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昆明办事处主任。同年10月,杨钟健(C.C.YOUNG)的助手技正卞美年和技师王存义完成元谋马街的地质调查后返回昆明,在滇缅公路禄丰汽车站(在董户村)停留过夜,听闻禄丰县城北部山上有“龙骨”,遂临时决定暂不回昆,第二天前往调查。卞美年和王存义在距禄丰县城北1.5公里处的姚冲、沙湾一带的地表采集到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这批化石带回昆明后,令杨钟健大为兴奋,因为,他已经鉴定出,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恐龙化石。龙龙就这样在中国的抗日烽火中,被默默坚守工作岗位的中国科学家发现了。

杨钟健很快就和卞美年、王存义重返禄丰,1938年冬至1939年,他们在禄丰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采集和发掘工作,在今天被命名为大洼恐龙山的地方,获得了50余箱古生物化石标本,此后二十余年,杨钟健教授把他的研究方向从新生代地层和哺乳动物转向了中生代爬行动物的研究,“成为当代国际上最活跃和最有成就的一位古脊椎动物学者”。

 

2.2  杨钟键和中国第一龙——许氏禄丰龙

国难当头,杨钟健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开始他为之奉献终生的研究。1939422日,在中国地质学会昆明分会第三次论文会上,根据在禄丰沙湾发掘到的一具近乎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杨钟健教授发表了《禄丰恐龙之初步观察》一文,向世界报告了禄丰的重大发现。与会学者还赴昆明翠湖公园经济部地质调查所办事处,参观正在修整的许氏禄丰龙化石。这是许氏禄丰龙化石展出的最早记录,也是龙龙第一次向观众正式亮相。不过,当时杨钟健教授认为龙龙是一个兽脚类恐龙,还没有命名。

1939年,杨钟健教授发表的《禄丰蜥脚类恐龙的初步研究报告》,确认龙龙是蜥脚类的草食性恐龙,1940年7月,发表《许氏禄丰龙之再造》一文,杨钟健教授把龙龙的种名送给了他的老师,德国古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冯·休尼(许耐)((Friedrich von Huene),属名是以化石发现地的禄丰县为名,从此,龙龙就有了别人想抢也抢不走的名字——许氏禄丰龙(Lufengosaurus huenei同时还复原了龙龙的形象,装架了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而由中国科学家在恐龙研究领域撰写的第一本专著《许氏禄丰龙》也已完成,等待出版。

1940年10月,杨钟健教授赴重庆,任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室脊椎古生物组主任,龙龙和其它化石也跟随杨教授到了重庆北碚。1941年1月5日,中国地质学会在重庆北碚文星湾经济部地质调查所礼堂举行丁文江先生逝世5周年纪念会,朱家骅、傅斯年等前往。会议最后,杨钟健作“许氏禄丰龙之采修研装”的讲演,很详尽地介绍了云南禄丰龙的采掘、修理、研究与装陈。会后,与会者参观了装架后的许氏禄丰龙全部完整骨骼陈列。6日至8日,许氏禄丰龙在地质调查所对外进行公开展览。这是许氏禄丰龙在北碚的首次公开亮相。抗战期间,恐龙的展出对于公众来讲非常令人振奋。在杨钟健回忆录里,他这样描述到:“许氏禄丰龙运抵北碚以后,曾开过一次展览会,参观者甚众。当地人并有持香来叩头者,因为是"龙",自然有人崇拜”。

1941年春,杨钟健撰写的《许氏禄丰龙》一书发表在《中国古生物志新丙种第七号》上,这是中国人研究恐龙的第一本科学专著,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此后,龙龙就成为了明星,反复的在各种展会和博物馆出现,1946年到了南京,1949年后又到了北京,从此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定居下来,1958年,中国邮政为龙龙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恐龙邮票,1994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建立中国古动物馆,许氏禄丰龙依然是中国古动物馆最耀眼的明星,同时,中国很多自然博物馆都有许氏禄丰龙的模型或标本展出。

虽然早在1902年,俄罗斯科学家就在中国黑龙江省嘉荫县发现了满洲龙,其后,中外科学家又在中国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地发现了恐龙化石,它们的发现都在龙龙之前,但“中国第一龙”的荣誉仍然被授予了许氏禄丰龙,凭什么呢?

因为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第一次,更重要的是:杨钟键教授对许氏禄丰龙的研究,是中国古生物学家第一次经历恐龙化石从发现、发掘、修复、研究、复原、装架、发表研究成果的全过程,创造了中国古生物研究的一个成功范例,也奠定了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杨钟键教授其后数十年对禄丰恐龙及伴生的其它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研究人才,他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被称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者”,在国际学术界拥有崇高的声誉。禄丰也因此在全国众多的恐龙之乡中脱颖而出,声名远波著,而且还多了一个恐龙原乡的美誉,国内的古生物学家也视禄丰为中国古生物学家心中的圣地,以能到禄丰恐龙的出土地——大洼恐龙山参观、考察,缅怀先辈的足迹为荣。

龙龙是中国第一龙,不服气的小伙伴,要PK一下吗?

 

龙龙的档案

名称:许氏禄丰龙  Lufengosaurus huenei

时代:早侏罗纪赫唐阶—辛涅缪尔阶(约2.0亿—1.9亿年前)

模式种:许氏禄丰龙 Lufengosaurus huenei 杨锺健, 1941

分布范围:中国西南部云南楚雄、昆明、玉溪,四川凉山及西藏昌都

种属:动物界 Animalia/脊索动物门 Chordata/蜥形纲 Sauropsida/恐龙总目 Dinosauria/蜥臀目 Saurischia/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原蜥脚下目 Prosauropoda/大椎龙科 Massospondylidae/禄丰龙属 Lufengosaurus


禄丰龙常被认为是种小型原蜥脚类恐龙,身长估计约6米[1]。如果把巨型禄丰龙算在内,禄丰龙的体型将更大。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估计禄丰龙的身长约9米,体重约2.9公吨。与其他原蜥脚类相比,禄丰龙的颈部相当长,如同所有的原蜥脚类恐龙,禄丰龙的后肢比前肢长许多,可能有时是以二足方式行走,尤其是在搜索食物的时候。禄丰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并拥有锐利的指爪与牙齿,而拇指的指爪特别大。有些研究人员根据这些特征,宣称禄丰龙至少是部分杂食性恐龙;然而,禄丰龙与其他原蜥脚类恐龙的锐利牙齿,类似鬣蜥科的牙齿,而鬣蜥科是植食性动物。另一个说法则是,禄丰龙的指爪可用来防御,或是进食时降下树枝用。

杨锺健最初将禄丰龙归类于板龙科,时代为晚三叠纪。近年亲原分支分类法研究多将禄丰龙归类于大椎龙科,而禄丰大洼恐龙山出土许氏禄丰龙的地层地质年代已经确认,为早侏罗纪。

 

2.3  禄丰已发现的恐龙种类

龙龙光顾了介绍自己了,现在该介绍我的同伴了(嘿嘿,不好意思,当主角太久,老毛病又犯了)。

从杨钟健1941年命名许氏禄丰龙至今,在禄丰发现的已命名的恐龙有17属19种。禄丰恐龙动物群以早期蜥脚类为主,除了蜥脚类,禄丰恐龙动物群中有许多重要的类群,如奥氏大地龙Tatisaurus oehleri可能是剑龙类的祖先原型,金时代龙Shidaisaurus jinae是云南中侏罗世的首个兽脚类恐龙,禄丰盘古盗龙Panguraptor lufengensis是亚洲首次发现的保存较好的腔骨龙类恐龙等等。新材料的发现和研究将不断丰富对该动物群的认识。

除了龙龙以外,我的小伙伴还有以下18位:

巨型禄丰龙Lufengosaurus magnus

巨型禄丰龙是在1947年被楊鍾健命名。種名在拉丁文意為“大型者”。巨型祿豐龍的體型大於許氏祿豐龍約1/3。在古生物學界,多認為巨型祿豐龍是許氏祿豐龍的大型個體,因此是許氏祿豐龍的次異名

黄氏云南龙Yunnanosaurus huangi和巨硕云南龙Yunnanosaurus robustus

黄氏云南龙属原蜥脚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早期到中期;云南龙是最晚存活的原蜥脚下目恐龙之一。云南龙与禄丰龙有接近亲缘关系。其中最大的一种身长可达7米,而高度可从2米到3米。云南龙的牙齿呈现出自行磨尖的现象,这在原蜥脚下目中相当独特。云南龙的颌部有超过60颗匙状的尖锐牙齿。科学家们认为云南龙的牙齿比其他原蜥脚类的牙齿先进,具有蜥脚下目的特征。然而,科学家们认为云南龙在种系发生学上并没有与蜥脚下目较为亲近,因为它们的身体构造明显地属于原蜥脚下目。云南龙与蜥脚下目的齿列相似处,可能是个趋同演化的例子。黄氏云南龙在1942年被杨锺健命名,1951年,杨锺健命名了第2个种巨硕云南龙(Y. robustus),但这个种已被包含于模式种之内。这个分类上的混淆导因于最早的标本是未成年个体,而巨硕云南龙的标本是完全成长的个体。

中国近蜥龙Anchisaurus sinensis(中国兀龙Gyposaurus sinensis

近蜥龙是一种极为敏捷、小型、既可二足奔跑,也可四足行走的原蜥脚类恐龙。1940年,杨钟健根据中国云南禄丰组发现的大部分骨骼、部分头颅骨,命名为中国兀龙G. sinensis),并将多个标本编入此种,兀龙这个恐龙属到1976年,被证实与北美洲更早期命名的近蜥龙完全相似,因而被近蜥龙这一属名取而代之。中国兀龙亦被分类在近蜥龙属中,更名为中国近蜥龙,但也有科学家认为中国兀龙似乎是另一种动物,即它既不是兀龙,也不是近蜥龙,科学家还需要更多的发现来厘清笼罩在中国近蜥龙身上的疑云。

近蜥龙的化石在美洲、南非中国都有发现,支持侏罗纪早期各大陆尚聚合在一起,组成盘古大陆的理论。

禄丰楚雄龙Chuxiongosaurus lufengensis

楚雄龙的模式标本化石为一个基本完整的头骨化石,于1990年在禄丰县中村乡棠海村委会阿赖村后的侏罗纪下禄丰组地层被楚雄州博物馆的张家华发现,楚雄龙被认为是第一个发现于中国的早侏罗纪地层的原始蜥脚类恐龙化石;但也拥有一些原蜥脚类的特征,例如较长的头颅骨、上颌骨的喙状嘴倾斜,牙齿没有狭窄的齿冠,显示它们比近蜥龙还原始。

新洼金山龙Jingshanosaurus xinwaensis

新洼金山龙是1988年10月由禄丰县文化馆王正举在禄丰县大洼恐龙山新洼村发现,化石是一组接近完整包括有头颅骨的骨骼,完整度接近95%,是续许氏禄丰龙后大洼恐龙山发现的最完整的恐龙化石标本。金山龙一种个体巨大原蜥脚类恐龙,是生存时期最晚的原蜥脚类恐龙之一,此时的原蜥脚类恐龙逐步被大型蜥脚下目恐龙所取代。它骨骼重而粗壮,标本长8.6米,站高  米,宽  米,头骨相对较小,头长37.5厘米,约为第二颈椎的2.4倍。头长为头高的1.7倍,颅骨比一般的原蜥脚类要高。牙齿的齿列较长,牙齿数目较多,上下颌牙齿分别为二十至二十一枚。颈椎十个,颈部相对较长,约占身体的三分之一左右。背椎有十四个。它的骨盆是典型的原蜥脚类骨盆,肠骨相对较低,耻骨、坐骨粗壮。这种恐龙前肢短,约为后肢的五分之三左右。金山龙生活于侏罗纪早期,那时的它在郁郁葱葱的禄丰盆地遨游,用长长的脖子把头伸向上方,摘取松柏类、苏铁类、蕨类植物的嫩枝嫩叶来充饥。有时它会在湖中抓住一尾鱼或一些软体动物来打“牙祭”。但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以防肉食性恐龙的袭击。

 

孙氏细细坡龙Xixiposaurus suni

细细坡龙是原蜥脚下目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中国云南省禄丰县川街乡的细细坡,属于下禄丰组地层,地质年代为侏罗纪早期,约1亿9700万年前。在2010年,日本古生物学家关谷透将其进行叙述、命名,属名是以化石发现处的细细坡为名;种名则是以吉林大学的孙革教授为名。细细坡龙的特征包含:头颅骨的背缘向前大幅倾斜、下颌高度大于齿骨最小高度的两倍、第四节颈椎是最长的颈椎、耻骨柄部的宽度大于肠骨的耻骨突、股骨第四粗隆部侧面具有V型切口。在禄丰地区发现的原蜥脚类恐龙之中,细细坡龙是演化最进步的一属。

 

阿纳川街龙Chuanjiesaurus anaensis

川街龙蜥脚下目下的一恐龙1997年发现于禄丰县川街乡(现恐龙山镇)阿纳村委会东老长箐的一个山坡上,禄丰县恐龙博物馆发掘中发现该地是一个大型恐龙墓地(发掘坑编号LCA9701),埋藏有至少八具不同个体的恐龙化石,遂决定在遗址进行原状保护,即现在的世界恐龙谷恐龙大遗址馆。2003年,禄丰县恐龙博物馆利用遗址中的川街龙化石进行了翻模造型,用玻璃钢对川街龙进行了复原装架。川街龙是生活于侏罗纪中期的大型草食恐龙,身长超过24米,站高超过6米,是当时亚洲发现的体型最大的恐龙。2009年,中国科技馆新馆展出的阿纳川街龙,是禄丰县恐龙博物馆2003年川街龙模型的再复制品。

 

云南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yunnanensis

 

 

三叠中国龙Sinosaurus triassicus

中国龙是兽脚类恐龙,是侏罗纪早期体型较大的肉食类恐龙,长达6米,站立时头部高约2.4 米。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前肢短小,善于奔跑,鼻嘴前端特别狭窄,柔软而灵活,可以从矮树丛中或石头缝里将那些细小的蜥蜴或其他小型动物衔出来吃掉。与后来的大型食肉恐龙相比,中国龙的身体显得比较"苗条",所以它行动敏捷,口中长满利齿,能够飞速地追逐草食性恐龙。比如全力冲刺追逐小型、稍具防御能力的鸟脚类恐龙,或者体形较大、较为笨重的蜥脚类恐龙,如禄丰龙等。在追到猎物后,会用长牙咬并同时挥舞脚趾和手指上的利爪去抓紧食物。中国龙的头上有圆而薄的头冠,古生物学家认为,头冠也许是用来吸引异性的工具。 

中国龙曾被认为是双脊龙属,双脊龙的第一个标本原先是由古生物学家塞缪尔·威尔斯(Samuel Paul Welles)于1943年夏天发现的,于1970年命名为双脊龙。它的拉丁文名Dilophosaurus是来自古希腊文的“双冠”,因它的头顶有着两个冠状物。

1987年,在中国云南晋宁县夕阳乡发现了类似的标本,被认为是一个新的物种,并于1993年命名为中国双脊龙(Dilophosaurus sinensis)。1994年,在云南禄丰县发现了更完整的化石,即现在展示的标本,并被归类于同一物种。2003年,董枝明重新研究杨钟健采集的中国龙的标本,发现它与中国双脊龙非常类似。中国龙是由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锺健在1948年所叙述、命名的,模式种是三叠中国龙(S. triassicus)。属名里的“Sinae”是拉丁文中国;种名则意指化石发现处的最初鉴定年代,由于标本残缺破碎,曾被认为是个疑名。Smith等人的系统发生学研究认为,中国龙不属于基础双脊龙科,而是种更先进的兽脚亚目类群,晋宁和禄丰的标本均属于这一类群,由于中国龙属较早被命名,因此,正式名称应为中国龙,时代修订为早侏罗纪,中国双脊龙于是成了它的异名。

 

金时代龙Shidaisaurus jinae

 

金时代龙也是1997年发现于禄丰县川街乡(现恐龙山镇)阿纳村委会东老长箐LCA9701恐龙化石发掘坑,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是种基础坚尾龙类。时代龙的正模标本(编号DML-LCA 9701-IV)缺失大部分尾椎肋骨肩带、以及四肢骨头,年代属于侏罗纪中期。时代龙是在2009年由吴肖春等人命名,模式种是金时代龙(S. jinae)。属名与种名中的“金时代”,意指化石发现处附近的禄丰世界恐龙谷的所有方——金时代投资控股集团

 

 

尹氏芦沟龙 Lukousaurus yini

芦沟龙化石系1938年发现于禄丰县沙湾村的下禄丰组地层,该地年代为早侏罗纪;化石只有小型头颅骨中的大部分口鼻部,显示出泪腺部位有明显的角状物。芦沟龙是由杨锺健在1948年所叙述、命名,属名来自于北京附近的芦沟桥,也就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地点。芦沟龙曾因为与角鼻龙下目的关连性,而被分类为一种兽脚亚目恐龙;也有论点认为它们跟虚骨龙类有关联。芦沟龙的头颅骨与它的大小相比,相当坚固,而牙齿则被叙述成典型的兽脚亚目牙齿。然而,芦沟龙有可能是种镶嵌踝类主龙,并非恐龙。

 

禄丰盘古盗龙Panguraptor lufengensis

 

禄丰盘古盗龙于2007年10月被世界恐龙谷雇佣的禄丰恐龙化石发掘能手刘德知在禄丰恐龙山镇大九渡村委会小栗树村后山的山坡上发现,由于禄丰盘古盗龙的体型较小,所以他们用石膏把全部化石打了套箱运回了恐龙谷。2014年,尤海鲁对这个标本做了研究,由于芦沟龙的标本较少,是否是虚骨龙类尚存疑问,因此禄丰盘古盗龙被认为是亚洲发现的第一个虚骨龙类恐龙,为新属新种。

盘古盗龙标本保存了较完整的头部和头后骨骼,体长约2米,高约0.5米,死时很可能接近成年个体。盘古盗龙标本前爪和牙齿都很锋利,具有快速掠食、奔跑的能力,为兽脚类小型食肉恐龙,其产出地层属于距今1.8亿年的早侏罗纪时期。

 

弱小大洼龙Tawasaurus minor


恐龙超目Dinosauria Owen, 1842

  蜥臀目Saurischia Seeley, 1887

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 Huene, 1932

  原蜥脚类Prosauropoda Huene, 1920(=板龙类Plateosauria Tornier, 1913

    大脚类Massopoda Yates, 2007

      大椎龙科Massospondylidae Huene, 1914

        禄丰龙属Lufengosaurus Young, 1941

              许氏禄丰龙Lufengosaurus huenei(Young, 1941a; Young, 1951; Simmons, 1965; Barrett et al., 2005

          巨型禄丰龙Lufengosaurus magnus(Young, 1947; Young, 1951; Simmons, 1965)

        云南龙属Yunnanosaurus Young, 1942

          黄氏云南龙Yunnanosaurus huangiYoung, 1942; Young, 1951; Barrett et al., 2007)

          巨硕云南龙Yunnanosaurus robustus(Young,1951; Sekiya et al., 2014)

      安琪龙类Anchisauria Galton & Upchurch, 2004

            安琪龙属Anchisaurus Marsh, 1885

              中国近蜥龙Anchisaurus sinensisYoung, 1941(=中国兀龙Gyposaurus sinensis Young, 1941)(Young, 1941b; Dong, 1992; Galton And Upchurch, 2004)

          科未定

            楚雄龙属Chuxiongosaurus Lü et al., 2010

  禄丰楚雄龙Chuxiongosaurus lufengensisLü et al., 2010)

板龙科Plateosauridae Huene, 1932

    金山龙属Jingshanosaurus Zhang et Yang, 1995

      新洼金山龙Jingshanosaurus xinwaensis(张奕宏和杨兆龙,1995)

  细细坡龙属Xixiposaurus Sekiya, 2010

    孙氏细细坡龙Xixiposaurus suni(关谷透,2010)

真蜥脚类Eusauropoda Upchurch, 1995

  马门溪龙科Mamenchisauridae Young et Chao, 1972

    川街龙属Chuanjiesaurus Fang et al., 2000

      阿纳川街龙Chuanjiesaurus anaensis(方晓思等,2000;Sekiya, 2010

    马门溪龙属Mamenchisaurus Young, 1954

      云南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yunnanensis(方晓思等,2004)

  

 

兽脚亚目Theropoda Marsh, 1881

  新兽脚类Neotheropoda Bakker, 1986, sensu Sereno, 1998

鸟吻类Averostra Paul, 2002

          坚尾龙次亚目Tetanurae Gauthier, 1986

            中国龙属Sinosaurus Young, 1948

             三叠中国龙Sinosaurus triassicus(Young, 1948)(=中国双脊龙Dilophosaurus sinensis胡绍锦,1993)(Young, 1941b; Young, 1951; Simmons, 1965; Lamanna et al., 1998; Dong, 2003; Smith et al., 2007; Xing et al., 2009; Xing, 2012; Xing et al., 2013; Xing et al., 2014)

           时代龙属Shidaisaurus Wu et al., 2009

             金时代龙Shidaisaurus jinae (Wu et al., 2009)

腔骨龙超科Coelophysoidea Nopcsa, 1928, sensu Sereno, 1998

     腔骨龙科Coelophysidae Nopcsa, 1928, sensu Holtz, 1994

       盘古盗龙属Panguraptor You et al., 2014

         禄丰盘古盗龙Panguraptor lufengensis(You et al., 2014; Irmis, 2004)

           芦沟龙属Lukousaurus Young, 1948

         尹氏芦沟龙Lukousaurus yini(Young, 1948; Young, 1951; Simmons, 1965)

 

鸟臀目Ornithischia

    鸟脚亚目Ornithopoda

         法布尔龙科Fabrosauridae Galton, 1972

           大洼龙属Tawasaurus Young, 1982

             弱小大洼龙Tawasaurus minor(杨钟健,1982)

异齿龙科Heterodontosauridae

           滇中龙属Dianchungosaurus Young, 1982

             禄丰滇中龙Dianchungosaurus lufengensis(杨钟健,1982)

   装甲亚目Thyreophora

           大地龙属Tatisaurus Simmons, 1965

             奥氏大地龙Tatisaurus oehleri(Simmons, 1965; Dong, 1990; Lucas, 1996; Norman et al., 2007

腿龙科Scelidosauridae Huxley, 1869

 卞氏龙属Bienosaurus Dong, 2001

             禄丰卞氏龙Bienosaurus lufengensis(Dong, 2001)

未定目未定科

           滇龙属Dianosaurus Young, 1982

             小滇龙Dianosaurus petilus(杨钟健,1982)

 

禄丰周边发现的恐龙6属6种

 

 

恐龙超目Dinosauria Owen, 1842

  蜥臀目Saurischia Seeley, 1887

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 Huene, 1932

  蜥脚类Sauropodiformes

        云南龙属Yunnanosaurus Young, 1942

          杨氏云南龙Yunnanosaurus youngi(Lü et al., 2007)元谋

 

真蜥脚类Eusauropoda Upchurch, 1995

  马门溪龙科Mamenchisauridae Young et Chao, 1972

    始马门溪龙属Eomamenchisaurus Lü et al., 2008

      元谋始马门溪龙Eomamenchisaurus yuanmouensisLü et al., 2008

盘足龙科Euhelopodidae Upchurch, 1998 (=Euhelopodinae Romer, 1956)

元谋龙属Yuanmousaurus Lü et al., 2006

  姜驿元谋龙Yuanmousaurus jiangyiensisLü et al., 2006

鲸龙科Cetiosauridae Lydekker , 1888

蜀龙亚科Shunosaurinae Mcintosh , 1990

蜀龙属Shunosaurus Dong et al., 1983

姜驿蜀龙Shunosauras jiangyiensis(付丽娅和张加华,2004)

蜥脚类科未定

金沙江龙属Chinshakiangosaurus Ye vide Dong, 1992

中和金沙江龙Chinshakiangosaurus chunghoensisDong, 1992;Upchurch et al., 2007

兽脚亚目Theropoda Marsh, 1881

手盗龙类Maniraptoriformes Holtz, 1995

手盗龙目Maniraptora Gauthier, 1986

镰刀龙超科Therizinosauroidea Maleev, 1954

  峨山镰刀龙属Eshanosaurus Xu, Zhou & Clark, 2001

出口峨山镰刀龙Eshanosaurus deguchiianus(Xu et al., 2001)

2.4  禄丰蜥龙动物群 

2.5  侏罗纪时期禄丰的地理环境

 

第三章  禄丰恐龙在恐龙家族中的位置

 

3.1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记录的恐龙已经超过1000种,而且新的种类的恐龙几乎每年都会被发现。

恐龙的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亚纲:

双孔亚纲 Diapsida

下纲:

主龙形下纲 Archosauromorph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Owen1842

 

恐龙与现代鸟类鳄鱼都属于主龙类。主龙类的颅骨拥有两个洞孔,称为颞颥孔Temporal fenestrae),以提供颚部肌肉附着处,眼窝前方则有眶前孔Antorbital fenestra)。

3.2  禄丰恐龙在恐龙家族中的位置 

 

第四章  化石与恐龙

 

4.1  化石

4.1.1  什么是化石

4.1.2  化石的形成与成分

4.1.3  我们身边的化石

 

4.2  恐龙化石

4.2.1  什么地方有恐龙化石

4.2.2  恐龙化石发掘

4.2.3  通过恐龙化石认识恐龙

 

4.3  和恐龙化石对话

4.3.1  被猎杀的恐龙

4.3.2  夭折的恐龙宝宝

4.3.3  骨折的恐龙

 

4.4  科学家需要您的帮助保护恐龙化石的原始信息

 

第五章  恐龙去哪儿啦

 

5.1  K-T灭绝事件

 

5.2  恐龙遭遇灭顶之灾

 

5.3  恐龙飞上了天?——鸟类和恐龙的关系

 

5.4  新时代的到来与人类的世界

 

5.5  人类可以避免恐龙灭绝的命运吗? 

 

第六章  展品说明牌、

 

一、新洼金山龙

名称:新洼金山龙模型

拉丁文名:Jingshanosaurus Xin Waensis

时代:早侏罗纪赫唐阶—辛涅缪尔阶(约2.0亿—1.9亿年前)

原型标本出土地点:云南省禄丰县金山镇大洼村委会新洼村

出土时间:1988年10月

标本质地:玻璃钢

种属:动物界 Animalia/脊索动物门 Chordata/蜥形纲 Sauropsida/恐龙总目 Dinosauria/蜥臀目 Saurischia/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原蜥脚下目 Prosauropoda/大椎龙科 Massospondylidae/禄丰龙属 Lufengosaurus/金山龙种Jingshanosaurus Xin Waensis

 

新洼金山龙是一种个体巨大原蜥脚类恐龙,骨骼重而粗壮,标本长8.6米,站高  米,宽  米,头骨相对较小,头长37.5厘米,约为第二颈椎的2.4倍。头长为头高的1.7倍,颅骨比一般的原蜥脚类要高。牙齿的齿列较长,牙齿数目较多,上下颌牙齿分别为二十至二十一枚。颈椎十个,颈部相对较长,约占身体的三分之一左右。背椎有十四个。它的骨盆是典型的原蜥脚类骨盆,肠骨相对较低,耻骨、坐骨粗壮。这种恐龙前肢短,约为后肢的五分之三左右。金山龙生活于侏罗纪早期,那时的它在郁郁葱葱的禄丰盆地遨游,用长长的脖子把头伸向上方,摘取松柏类、苏铁类、蕨类植物的嫩枝嫩叶来充饥。有时它会在湖中抓住一尾鱼或一些软体动物来打牙祭。但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以防肉食性恐龙的袭击。

 

image002.jpg

新洼金山龙出土时的照片

 

二、中国龙

名称:中国龙(Sinosaurus triassicus)模型

异名:中国双脊龙( Chinese Dilophosaurus

时代:早侏罗纪(约1.96亿—1.83亿年前)

原型标本出土地点:云南省禄丰县金山镇宋家坡村委会黑龙潭村

出土时间:1994年12月

标本质地:玻璃钢

种属:动物界 Animalia/脊索动物门 Chordata/蜥形纲 Sauropsida/恐龙总目 Dinosauria/蜥臀目 Saurischia/ 兽脚亚目 Theropoda/ 双脊龙科 Dilophosauridae/中国龙属 Sinosaurus/中国龙Sinosaurus   triassicus/异名:中国双脊龙Dilophosaurus sinensis


中国龙长达6米,站立时头部高约2.4 米。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前肢短小,善于奔跑。是侏罗纪早期的食肉恐龙,鼻嘴前端特别狭窄,柔软而灵活,可以从矮树丛中或石头缝里将那些细小的蜥蜴或其他小型动物衔出来吃掉。与后来的大型食肉恐龙相比,中国龙的身体显得比较"苗条",所以它行动敏捷,口中长满利齿,能够飞速地追逐草食性恐龙。比如全力冲刺追逐小型、稍具防御能力的鸟脚类恐龙,或者体形较大、较为笨重的蜥脚类恐龙,如禄丰龙等。在追到猎物后,会用长牙咬并同时挥舞脚趾和手指上的利爪去抓紧食物。中国龙的头上有圆而薄的头冠,古生物学家认为,头冠也许是用来吸引异性的工具。 

双脊龙的第一个标本原先是由古生物学家塞缪尔·威尔斯(Samuel Paul Welles)于1943年夏天发现的,于1970年命名为双脊龙。它的拉丁文名Dilophosaurus是来自古希腊文的“双冠”,因它的头顶有着两个冠状物。

中国龙是由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锺健在1948年所叙述、命名,模式种是三叠中国龙(S. triassicus)。属名里的“Sinae”是拉丁文中国;种名则意指化石发现处的最初鉴定年代,由于标本残缺破碎,曾被认为是个疑名。1987年,在中国云南晋宁县夕阳乡发现了类似的标本,被认为是一个新的物种,并于1993年命名为中国双脊龙(Dilophosaurus sinensis)。1994年,在云南禄丰县发现了更完整的化石,即现在展示的标本,并被归类于同一物种。2003年,董枝明研究中国龙的标本,发现它与中国双脊龙非常类似。Smith等人的系统发生学研究认为,中国龙不属于基础双脊龙科,而是种更先进的兽脚亚目类群,晋宁和禄丰的标本均属于这一类群,由于中国龙属较早被命名,因此,正式名称应为中国龙,时代修订为早侏罗纪,中国双脊龙于是成了它的异名。

 

 

 

image003.jpg

中国龙复原图


三 原蜥脚类恐龙产状标本

 

名称:原蜥脚类恐龙产状标本

时代:早侏罗纪赫唐阶(约2.01亿—1.99亿年前)

原型标本出土地点:云南省禄丰县金山镇宋家坡村委会黑龙潭村

出土时间:2013年7月

标本质地:化石

种属:动物界 Animalia/脊索动物门 Chordata/蜥形纲 Sauropsida/恐龙总目 Dinosauria/蜥臀目 Saurischia/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原蜥脚下目 Prosauropoda/ 板龙科Plateosauridae/未定属种

 

此标本发现于禄丰黑果棚的暗紫色地层,属侏罗纪早期(赫特唐阶)的新型原蜥脚类龙,板龙属,草食性恐龙。此标本为同一个体的不同部分,经科学发掘,不完整的颈部、背部、尾部出土时呈分裂的三段保存,第二至第四颈椎为一段,在探方北部呈东西向排列,尾部第八至第二十尾椎及脉弧在探方总部呈东南至西北方向排列,探方南部由北向南排列第十颈椎和第一至第九背锥,推测该标本全长达9.4米或以上。在探方中同时还发现3颗相对完整的新型兽脚类肉食龙牙齿,5厘米长,距发现的第五颈椎20-30 厘米。距离最近的牙齿可与该颈椎的一处齿痕嵌合,椎体上还有多处啃咬戳刺痕迹。

从标本保存现场及化石上的多处啃咬戳刺痕迹,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头原蜥脚类草食性恐龙是被一头或一群兽脚类肉食恐龙猎杀的,致命伤可能就是第五颈椎被猎杀者死死咬住,以致肉食龙的牙齿深入骨头并折断。而原蜥脚类恐龙的尸体在被肉食龙咬食的过程中,被撕裂成几个部分,形成了现在的互不相连的埋藏形态。

此标本按照出土的埋藏形态进行了原状展示,以体现了侏罗纪早期残酷激烈的捕食或腐食过程。

 

四 禄丰龙属前肢标本

 

名称:禄丰龙属前肢

时代:早侏罗纪赫唐阶—辛涅缪尔阶(约2.0亿—1.9亿年前)

原型标本出土地点:云南省禄丰县金山镇宋家坡村委会黑龙潭村

出土时间:2013年7月

标本质地:化石

种属:动物界 Animalia/脊索动物门 Chordata/蜥形纲 Sauropsida/恐龙总目 Dinosauria/蜥臀目 Saurischia/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原蜥脚下目 Prosauropoda/大椎龙科 Massospondylidae/禄丰龙属 Lufengosaurus

 

    此标本产于禄丰大洼恐龙山黑果棚下禄丰组地层,为原蜥脚类禄丰龙属的一个完整前肢,包含肱骨、尺骨、桡骨、和五个趾骨。肱骨长40厘米,宽19厘米,尺骨长24厘米,桡骨长21厘米,手掌长22厘米,宽24厘米。

 

五 禄丰龙属脚掌标本

 

名称:禄丰龙属脚掌

时代:早侏罗纪赫唐阶—辛涅缪尔阶(约2.0亿—1.9亿年前)

原型标本出土地点:云南省禄丰县金山镇宋家坡村委会黑龙潭村

出土时间:2013年7月

标本质地:化石

种属:动物界 Animalia/脊索动物门 Chordata/蜥形纲 Sauropsida/恐龙总目 Dinosauria/蜥臀目 Saurischia/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原蜥脚下目 Prosauropoda/大椎龙科 Massospondylidae/禄丰龙属 Lufengosaurus

 

此标本产于禄丰大洼恐龙山黑果棚下禄丰组地层,为原蜥脚类禄丰龙属成年期恐龙后肢的一个完整脚掌,长52厘米,宽38厘米,五个趾骨保存完整。